Exodus 3.39 - 被拒绝不是不够好,只是时机欠佳
最近接到了一些读者的提问,他们的烦恼似乎如出一辙:频繁收到社招拒信,而校招项目却杳无音信。加上签证问题的不确定性,让人倍感惴惴不安。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简单地告诉他们「继续投简历」之外,似乎很难给出更好的建议。许多人一提到「社招被拒」,便会不自觉地怀疑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是否因为自身不够优秀才屡遭拒绝。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时机在求职中非常重要,我们将讨论如何在求职时找到好时机。
我们已经开通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如果你想及时读到 AwesomeVisa Exodus 的全文,请付费订阅 AwesomeVisa Reader 计划:
关于支付的详情介绍,可以访问这一页面。
为什么会有求职的「正确时机」?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用人单位的招聘并非在挑选最优秀的求职者,而是在满足某一基本条件的求职者中寻找技能匹配度较高的人选。
特别是在社招的情境下,用人单位考虑的不仅仅是求职者的能力是否匹配岗位要求,还包括招聘的性价比。这个性价比并不仅仅体现在简单的成本与效率之间的平衡,更多地反映了招聘过程中的各种投入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比如用人单位会在选择候选人时考虑到这些招聘过程本身付出的时间、金钱和人力投入,希望能够尽快找到适合的人选,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招聘过程中的成本。他们也希望通过高效的招聘流程,尽快找到合适的人选,以便尽快填补职位,推动业务的发展。因此,他们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并且能够迅速投入工作的候选人,从而提高招聘的效率,减少业务中断的时间。
举例来说,假定技能总分为10分的话,某个职位的技能需求为 4分,那么只要求职者的能力达到 3.5 分及以上,其实也就够用了。从 3.5–4.5 分的候选人中选择的话,最终要录取谁,还会参考面试时展露出的种种能力,比如具备快速学习和适应的能力、是否和团队相契合等等。
而如果有一个能力为 9分,却要等半年后才能入职的候选人同时递简历,ta 的过度优秀反而会让 HR 担心 ta 的稳定性和薪资要求,在这场面试里也未必打得过 5 分的候选人。
怎么掌握正确的时机?
在这里,有三条最高效的思路:
- 通过建立人脉网络(networking),了解最新的招聘信息,并获得内部推荐
- 侧重于有明确招聘时间线和招聘计划校招项目(graduate program)
- 长期关注目的地国的开放职位